『當孩子問數理,你該怎麼回答他』
前陣子,我有發一篇問問題的技巧及方法,今天我想來個訴大家,我們大人該怎麼回答孩子問題,為什麼你孩子一直問,但數學還是一直爛。
跟我相處3個月以上的小孩都知道,有不會就要問!! 因為不問和亂問,都會被我釘。常常我接觸過安親班轉過來的孩子,他們都有壞習慣,數學一遇到不會就要伸手牌,半年前多前也遇到一位這樣孩子,偏偏我Winnie不會直接給你答案,搞得他前3個月很痛苦,但現在他數學已不用我操心!!
直接給答案或直接給解法,看似小朋友訂正完了,但他真的會了嗎? 常常我的學生,只要我看這解法不是他的想法,我就知道是家長教的,我很可以接受家長幫忙教,偏偏,我問,8成以上的學生又回答不出來。問題出現囉!! 安親班老師也是一樣道理,想想,他要顧這麼多人,又必須讓家長覺得,我要讓孩子在這完成功課,以至於養成『你問、我就答』這種壞習慣。
曾經那位學生問我,為什麼,我之前數學不好,我說: 你不動腦啊! 有問題直接要伸手牌,當然數學不會進步! 連一樣的東西你也要問,這不叫做不動腦嗎? 那妳數學會變好才有鬼!! 天下沒白吃午餐~
我給孩子的教學模式,只會引導他思考,除非卡了很久,他真的不行,不然我不會直接給答案,這樣對我而已,很耗時間,因為我要一直引導他怎麼做,非常浪費時間!! 但懂得家長,就知道這樣是好的,乖的學生也願意思考,那就進步了! 但不懂的家長,也許會覺得,為什麼不直接教他,如果我直接教他,我只要花5分鐘,我大可以這樣做,我還輕鬆多的,但會的還是我,不是你小孩~ 這是你要的嗎?
所以同樣的道理,你的任何一個安親班或補習班,甚至家長自己教學的,都要是這樣模式,數理絕不是直接給答案,不然你終究會發現,他還是原地踏步。就像我前兩天發文的,如果你超出自己能力去自己的班級,那去聽,沒意義,因為東西也不是你的。
自己能夠想到,孩子漸漸有自信心,才會促成他進步。通常3~6個月,我的實驗結果告訴我,這些孩子只要前面撐得過去,後面幾乎不用我擔心~自己都能處理了! 因為也知道遇到問題該解決的步驟~
我們要給孩子,『如何釣魚,不是給他魚吃』,後者很輕鬆,但是在害他~